序號 |
畢業學年度 |
研究生姓名 |
論文名稱 |
指導教授 |
1
|
99
|
徐詩涵
|
西拉雅族吉貝耍部落之族群認同建構
|
林福岳
|
2
|
99
|
江雯
|
台灣都市原住民族邊緣化下的抵抗研究──以三鶯部落為例
|
施正鋒
|
3
|
99
|
尤寶萱
|
原住民部落的老人照顧-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服務供給者的實踐與反思
|
陳宇嘉
|
4
|
99
|
黃寶珠
|
空間、命名與地方認同-花蓮阿美族七腳川人的歷史與經驗
|
林蒔慧
|
5
|
99
|
謝柏宇
|
規訓與教化、挪用與整合到回應與翻轉:棒球與臺灣原住民
|
陳毅峰
|
6
|
99
|
曾馨慧
|
瓦力司.得牧的網路實踐:新媒體,原住民與社會運動之機會與限制
|
孫嘉穗
|
7
|
99
|
勞翕˙屋敏
|
賽德克族Tuda人的社區營造與族群認同—以花蓮縣山里社區為例
|
陳毅峰
|
8
|
99
|
楊鵑穎
|
傳統習慣、國家法與土地權:以排灣及雅美族為例
|
高德義
|
9
|
99
|
安梓濱 Pasuya e Yasiungu
|
原住民族樂舞之舞台化探討─以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為例
|
陳毅峰
|
10
|
99
|
楊逸翔
|
高中原住民族學生學校適應與文化認同—以北部某高中為分析場域
|
高德義
|
11
|
98
|
杜宜蓁
|
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之賦權意涵—以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為例
|
許俊才/林福岳
|
12
|
98
|
陳宣伶
|
部落的聲音─一九七O年代之後原住民音樂的轉折與創新
|
孫大川
|
13
|
98
|
邱寶琳
|
原住民族土地權之探討—以花蓮太魯閣族為例
|
高德義
|
14
|
98
|
杜侃倫
|
夏曼.藍波安的社會實踐
|
孫嘉穗/孫大川
|
15
|
98
|
高曉佩
|
「部落傳播」概念之建構與實踐---以花蓮lohok福音部落「村長麥克風計畫」
|
林福岳
|
16
|
98
|
王凱倫
|
排灣語文化詞pa-lisi的認知語義研究
|
李佩容
|
17
|
98
|
全淑娟
|
台灣原住民族就業安全政策之研究
|
高德義
|
18
|
98
|
全皓翔
|
台灣原住民族狩獵權之研究:布農族、排灣族個案探討
|
高德義
|
19
|
98
|
張鴻邦
|
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廣電政策
|
林福岳
|
20
|
98
|
郭雅婷
|
公民新聞與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實踐─以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
|
林福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