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畢業學年度 |
研究生姓名 |
論文名稱 |
指導教授 |
1
|
106
|
李沛珊
|
原住民族崇德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與歷程之探究
|
賴兩陽
|
2
|
106
|
劉志龍
|
探討花蓮縣肢體障礙者自立生活之歷程
|
許俊才
|
3
|
105
|
陳祈宏 Madad‧Faol
|
我的原住民身分──Madad‧Faol的認同與行動敘說
|
楊政賢
|
4
|
105
|
林燕菁
|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
|
林明禛/許俊才
|
5
|
105
|
冉秀惠
|
看見生命韌力- 一位太魯閣族助人工作者的自我追尋與反思
|
許俊才
|
6
|
104
|
邱文福
|
從部落觀點看見部落老人生活照顧-以屏東縣排灣族新來義部落為例
|
許俊才
|
7
|
104
|
董麗梅
|
多元就業開發經濟型方案轉型社會企業的可行性分析:以東部地區五個單位為例
|
賴兩陽博士
|
8
|
104
|
賴孝安
|
原鄉部落居家式照顧服務員的「去」與「留」-以宜蘭縣原住民照顧服務員為例
|
林明禛
|
9
|
103
|
林庭宏
|
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布農族巒社群的遷徙探究
|
高德義
|
10
|
103
|
李雅琦
|
原住民音樂工作者的音樂創作概念與定位-以布農族王宏恩為例
|
林福岳
|
11
|
103
|
馬慧君
|
布農語巒社方言新詞語研究:以花蓮卓溪Valau中興部落為例
|
李佩容
|
12
|
102
|
許晴惠
|
體驗教育團體方案於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工作之評估研究
|
賴兩陽
|
13
|
102
|
劉培玲
|
那一年夏天與部落的相遇 -「原住民大專學生返鄉服務與學習」計畫之變與不變
|
賴兩陽
|
14
|
102
|
洪仲志
|
夾縫中的美麗與哀愁─原住民婦女生命歷程與回響
|
高德義
|
15
|
102
|
陳銀鳳
|
日據時代以來魯凱族下三社茂林部落的社會變遷
|
陳毅峰
|
16
|
102
|
楊瑋華
|
社區營造與原住民觀光發展─以太魯閣同禮部落為例
|
陳毅峰
|
17
|
102
|
卓若媚
|
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的語言轉移 -以金岳村為例-
|
簡月真
|
18
|
102
|
胡雅琴
|
南橫公路開發與利稻村的社會變遷
|
陳毅峰
|
19
|
101
|
陶明仁
|
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與反思-以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為例
|
陳宇嘉
|
20
|
101
|
賴秀鳳
|
台灣學校社會工作專業建立的挑戰與展望
|
陳宇嘉
|
|